中华文明史诗传
文|陈明福
第六章 隋唐一统五代乱
64人物篇
杨 坚
托付负大义,竟将孤寡欺。
得位有政绩,现实寓合理。
杨 广
普天莫匪仇,左右皆敌国。
凶吉由人召,妖孽不妄作。
韩擒虎
精骑捣陈都,智擒昏后主。
威名震突厥,坐镇能御胡。
贺若弼
将门后代身,妙计灭南陈。
贵盛位望重,失言坐诛论。
王 浚
贵能识时征,英雄莫过颂。
楼船顺流下,不战立殊功
杨玄感
世荷国恩裔,黎阳举义旗。
久战虽兵败,撼动隋朝基。
李 密
谋密夺头椅,瓦岗军盛极。
归顺又反唐,败在虑不密。
王世充
隋末动乱中,拥兵称枭雄。
终败降世民,幸得免行刑①。
注①《旧唐书·王世充》:世充党与段达、单雄信、郭士衡、朱粲等十余人,皆戮于洛渚之上。高祖数其罪,世充对曰:“计臣之罪,诚不容诛,但陛下爱子秦王许臣不死。”高祖乃释之。
窦建德
弃锄举干戈,灭隋功劳多。
刚愎出错着,自惹斩首祸①。
注①窦建德本务农,在烽火四起时揭竿反隋,征战中原,雄据河北,与王世充本已绝交,在秦王攻世充听错误决策援之,兵败被俘,622年夏,49岁时在长安被处决。历史学家对王活窦死颇有感叹。
李 渊
雀选中凤目,谋略怀宏图。
开国尊高祖,择继虑欠熟。
李世民
征战服群雄,治国史称颂。
若能慎敬终,罄竹书其功。
房玄龄
房谋比邓禹,西园隐上才。
亲手制政令,鸡鸣关早开。
杜如晦
贞观伟业宏,舍晦无与共。
善断相长诀,帝哭竟悲恸。
魏 征
史上谏官多,第一数魏征。
胆气慑太宗,真理阐得明。
长孙皇后
贤淑温良心,智多谏言顺。
万代馨芳德,堪称伟女人。
马 周
落拓拂衣游,旅主不沽酒。
太宗暂不见,则便思马周①。
注①《旧唐书·马周》:少孤贫好学,不为州里所敬,宿于新丰逆旅,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周,遂命酒一斗八升,悠然独酌。后入中郞将常何府,代拟奏折,因奇得太宗赏识,遂谓“暂不见,则便思之”。
尉迟敬德①
门神武艺高,三夺齐王稍。
敞卧待刺客,救主竟三遭。
注①《旧唐书·尉迟敬德》:齐王元吉骁勇善马稍,与其比武稍被三夺,甚以为耻。令壮士往刺之,敬德乃重门洞开,贼至庭终不敢入。征战与玄武门事变曾三救秦王。后太宗有疾,与秦琼守门,鬼神惧之,民称“门神”画其像贴之。
秦 琼①
“是子才而武”,慧眼能择主。
“朕肉可啖尔”,帝以诚言吐。
注①《新唐书·秦琼》字叔宝,始为隋将来护儿账下,母死护儿遣吏吊之。吏怪问其故:护儿曰:“是子才而护,岂久处卑邪?”先投李密、王世充,后投唐。帝曰:“卿不恤妻子来归,且又立功,使朕肉可食,当割以啖尔,况子女玉帛乎?”
程咬金①
名副实知节,与琼投明主。
勇略冠三军,扬名三板斧。
注①改名知节且履行之,与秦叔宝来奔,授秦王府左三统军,乃传奇猛将。
李 靖
文通武兼备,兵书有问对。
战神功卓著,恂恂知足退。
李 勣
三朝征战将,功劳垂青史。
帝欲立武后,答曰“此家事”①。
注①《旧唐书·李勣》本名徐世勣,字懋功。历经高祖、太宗、高宗三朝。高宗欲废立皇后,畏大臣异议,密访勣曰:“此陛下家事,无须问处人。”帝遂意定。宋范祖禹《唐鉴》谓其“祸害唐室极重”。
薛仁贵
勇武有神力,屡战凯旋还。
三箭定天山,长歌入汉关。
虞世南①
貌懦性抗烈,尝称有五绝。
卒后帝作诗,灵帐读讫灭。
注①《旧唐书·虞世南》尝称世南有五绝:一曰德行,二曰忠直,三曰博学,四曰文辞,五曰书翰。寻卒,年八十一,太宗为诗一篇,既而叹曰:钟子期死,伯牙不复鼓琴。令褚遂良诣其灵读讫焚之。
武则天
老公缺能耐,代俎纲纪改。
男帝多嫔妃,女皇亦有爱。
狄仁杰
护国称良相,武后尊国老。
承诬得免罪,处断智谋高①。
注①:武承嗣联合酷吏以谋反加罪,仁杰承诬录下口供。待他们戒备松懈时上告真相于武后,得释。
张九龄
开元盛世相,感遇叹息深。
忠谏反遭贬,不改松柏贞。
李林甫
阿谀是擅长,侍卫升宰相。
口蜜腹有剑,忠良皆遭殃。
李隆基
开元创盛世,后期变昏君。
功罪何须论,成败集一身。
杨国忠
循名须责实,本是大奸雄。
小人窃国柄,该死乱刀中。
杨玉环
魅惑之道精,受宠乱朝政。
无有养子祸,怎酿马嵬行?
安禄山
奸相辅昏君,窃得承恩深。
矫称讨逆贼,逆贼乃自身。
郭子仪
两任统兵帅,砥柱迎狂涛。
再造李家国,反叛功劳高①。
注①在唐军攻克长安收复洛阳后迎接郭子仪时肃宗感激地说:“这虽是我的家国,但实是卿再造!”
李光弼
沉毅有大略,骑射武艺绝。
平定安史乱,功成朝天阙。
张 巡
铁血守睢阳,重兵一年围。
气欲吞逆贼,牙齿尽咬碎①!
注①安史乱起,张巡在雍丘一带起兵抗击,后与许远同守睢阳(今河南商丘),坚守一年多城破被俘,与部将三十六人同时殉难。贼将问“听说你每战眼角暴裂,牙齿咬碎,何止于此?”张巡怒斥:“我欲气吞逆贼,只恨力不够!”贼将用大刀撬开他的嘴,见所存牙齿仅三颗。
贺知章
村中来老爷,乡音未曾改。
崽们第三代,问客何处来?
陈子昂
海内尊文宗,一扫靡绮风。
子昂始高蹈,唐诗开先声。
骆宾王
檄文传千古,时势未看准。
女皇责宰相,君却匿灵隐。
王 勃
六岁便善文,十四榜题名。
流星惜早逝,光芒耀眼明。
王 维①
盛唐称文宗,京都誉高人。
位尊名声大,安乐莫如君。
注①年十五便只身闯京城,出众的诗画乐技得诸王拂席相迎,“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”,官至右丞。晚年居蓝田辋川别墅,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。
孟浩然
既怀羡鱼情,牢骚又太盛。
庆幸明主弃,诗坛留美名。
李 白
谪仙惊呼君,本非御用人。
漫游山水间,诗成泣鬼神。
杜 甫
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。
若无此窘穷,何能成诗圣。
王昌龄
七律称圣手,历来负盛名。
旗亭赌唱中,冠冕属江宁。
高 适
五十始学诗,酒酣登吹台。
临风怀古意,悲歌多慷慨。
岑 参
超拔孤秀才,奇情出异采。
“功力追李杜”,绝笔广传开①。
注①前句见陆游《夜读岑嘉州诗集》。杜确曰:“每一篇绝笔,则人人传写,虽闾里士庶,戎夷蛮貊,莫不讽诵吟习焉。”
白居易①
白居天下易,只因溢才气。
“易谕”实不易,易中能出奇。
注①初进京谒顾况,见其名戏曰:长安米贵,居之不易!及览其诗“离离原上草”,乃叹曰:有句如此,居天下亦不难,老夫前言戏之尔。白诗“欲见之者易谕”,但“香山用常得奇,此境良非易到”(刘熙载)。
韩 愈
文起八代衰,冲激流不滞。
善创奇崛语,后世多誉词。
柳宗元
革新难补天,远贬十四年。
天赐磨难多,诗文谁比肩?
刘禹锡
诗成出异彩,更有骨气在。
道士皆作古,刘郎又重来。
王叔文
坚明直亮才,忧国忧民心。
诬之为群小,历史不公允。
颜真卿
颜体筋骨藏,人与字相仿。
奉诏入敌营,死节世流芳①。
注①安史平乱后,颜真卿因功升为刑部尚书。782年,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又叛变,宰相卢杞向德宗进言,派七十多高龄的颜真卿带诏书规劝李改悔。李用尽各种手段威吓笼络不成,最后将其勒死。
杜 牧
诗作题材广,风格豪俊爽。
时人称“小杜”,名声冠晚唐。
李商隐
仕途屡失意,处境长潦倒。
晚唐属大家,咏史尤道高。
温庭筠
万言走笔成,场中“温八吟”①。
词坛称巨擘,才高却累身。
注①《唐才子传》:每试。押官韵,烛下未尝起草,每一韵一吟而已,场中曰“温八吟”。又谓八叉手成八韵,又名“温八叉”。
李 贺
纤瘦通眉相,七岁能辞章。
意境多奇诡,惜哉廿七亡。
黄 巢
唐末首举义,将军号冲天。
香曾透长安,未引百花妍。
陆 羽
神农尝某叶,清香润口津。
有羽著茶经,天下始知饮。
李 春
驾石飞彩虹,千年坦途通。
何须夸仙迹,匠师本神工。
玄 奘
经行万里陌,随带化缘钵。
天竺拜释迦,真经取回国。
鉴 真
盲僧六渡海,精诚照太清。
传播文化功,中日友谊情。
朱 温
废唐建后梁,五代混战生。
罪恶有渊薮,枭雄著臭名。
罗 隐
英敏善属文,诗成众口吟。
晚年眼界昏,憔悴依朱温。
石敬塘
儿皇亦是皇,贼父又何妨?
无名贤者多,史载石敬塘。
李 煜
文人当君主,终作阶下囚。
以词抒心声,亡国哀思留。
前文回顾
陈明福 | 《中华文明史诗传》第三章 一统天下始于秦 (1)
陈明福 | 《中华文明史诗传》第三章 一统天下始于秦 (2)